黑客能幫忙追回騙子的錢(黑客幫忙一般收費多少)
電信詐騙是世界各國政府重點打擊的犯罪活動之一,然而近年來,各式各樣的電信詐騙犯罪卻屢禁不止,花樣頻出,持續危害社會正常秩序,給受害者帶來財產和精神方面的損失。近年來,電信詐騙團伙還出現了跨國作案的趨勢,并且盯上了留學生群體。一些詐騙分子以招聘為名誘騙留學生協助進行跨境洗錢、轉移贓款等不法行為??偱_記者日前在韓國通過電話采訪了2名受害的留學生。
詐騙分子以招兼職為名轉移贓款
在韓國某大學就讀的留學生李同學(化名)就是受害者之一,她在網上找了一份去免稅店幫忙購物的兼職工作,沒想到被不法分子利用,卷入了協助轉移贓款的電信詐騙活動,并遭到韓國警方調查。她向記者講述了她的遭遇。
電信詐騙受害者 李同學(化名):他就讓我去免稅店等著,說就把錢打給我,我買就行了,然后找人來拿。當時也就沒懷疑,就去了,買了800多萬韓幣(約合人民幣4.6萬),然后就把剩下的錢取出來,和化妝品一起給有個人過來拿。他說他來找我,我給他了。
就這樣,李同學的第一次兼職工作完成了。第二天,不法分子又通過微信遙控李同學,要她繼續拿著匯進賬戶的錢去買化妝品。李同學并未覺得有什么異常,然而就在這一次購物之后,李同學的麻煩來了。
電信詐騙受害者 李同學(化名):(第二天)他說又給我轉了錢 ,說拿現金買就行,然后我幫他把錢取出來,說去拿現金買。到了地方他又說不要了,然后我也沒多想,說把錢給他就行,我說行吧。他又找人過來,又把錢給拿走了。之后第三天吧,我的(銀行)卡就不能用了。
在銀行卡被凍結之后,李同學接到警方電話要求配合調查。這時候李同學才知道,自己是上當受騙了,進入自己賬戶的錢很有可能是不法分子詐騙所得,屬于贓款,而利用這些錢購物以及取現金的行為,則構成了涉嫌參與電信詐騙并轉移贓款。
在韓國另一所大學就讀的王同學(化名)和李同學幾乎有著完全相同的經歷。也是在網站上看到找工作的公告,并且在對方要求下提供了自己的簡歷等個人身份信息。
電信詐騙受害者 王同學:他就問我今天能不能上班,我說可以啊,他說你要是今天能上班,你就現在直接去上班吧,沒時間進行第二次面試了。就弄得特別著急,時間也緊張。去給他問一塊表,按風險來講,應該他風險更大一些,這又不是花我的錢,就沒往多了想。那就上去吧,上去就給問了那塊表,給他?。▍R進來的)錢相應的現金,然后用現金買也行。
微信遙控,買高價商品,取現金,王同學和李同學的遭遇幾乎完全相同。王同學的銀行卡同樣在購物結束的第二天就遭到了銀行的凍結。王同學向周圍朋友打聽發現周圍也有類似遭遇,這才醒悟到自己可能是被騙了。
電信詐騙受害者 王同學:就問了朋友 ,朋友說也有這種被騙的,我說不太可能吧,他這錢還在我這。后來他們說那可能是黑錢,或者是他們騙別人的錢過來,然后倒成實物了,然后我就發現好像不對。
在經過警方調查之后,確認李同學和王同學都不是詐騙團伙成員,只是受到了他們的蒙騙而卷入轉移贓款的過程中,兩位同學得以擺脫嫌疑。但也有受騙者沒那么幸運,在被騙后并未擺脫嫌疑,甚至被起訴入獄或遣送回國?;叵肫疬@段經歷,兩位同學仍心有余悸,提醒在韓留學生要注意類似陷阱。
電信詐騙受害者 王同學:就是什么情緒都有吧,也生氣、懊惱,也后悔,然后又覺得這是挺愚蠢的一件事,沒想到找個兼職被騙了。
電信詐騙受害者 李同學:吃一塹長一智吧,只要是讓你去取錢,或者用你的賬戶的事一定不要干,一定不要做這種工作。
避免落入詐騙陷阱 律師使館齊支招
王同學和李同學這兩名留學生的遭遇也給我們敲了警鐘,那么現在這樣的電話詐騙犯罪呈現怎樣的特點?身處國外,又該如何提高警惕防范騙局呢?
在首爾一家律師事務所,記者見到了專門從事和中國法律事務相關的法律顧問金先生。他介紹說,近期由于新冠疫情持續發展,韓國失業率上升,包括中國留學生在內很多人群有尋找短期兼職的需要,而詐騙團伙也看到了這一點,近期關于電信詐騙的咨詢持續在增多。
韓國某律師事務所顧問 金毅:(疫情在發展)就是電話詐騙組織也是針對性地搞了一些看似非常正常的工作,比如說代購,或者去免稅店幫忙買東西,咱們就是俗話說“刷單”。讓一些留學生,讓他們去做,在表面上看起來確實像代購的行業。所以,近期遇到這些事的人還是比較多的。一周的話,來我這邊詢問的人基本上有四到五個人,平均下來多的時候基本上每天都有一個人。
在韓中國留學生等遭遇電信詐騙,或者是被誘騙參與不法分子轉移贓款等案件,多年來也是中國駐韓使館關注的焦點。使館負責人表示,很多這種讓留學生們“跑腿”的工作實際上都是在協助不法分子轉移贓款。
中國駐韓國大使館領僑處副主任 于磊:的確近年來這個電信詐騙的手段是層出不窮,花樣不斷翻新。有的學生可能被騙幾萬塊人民幣,也有的數額大的到十幾萬人民幣都有。還有一些所謂的兼職工作,就是讓學生去“跑腿兒” 送包裹,還有是幫別人辦存折、銀行的銀行卡,幫他人取錢等等。這些都是誘騙學生幫助詐騙分子轉移贓款。
韓國某律師事務所顧問 金毅:在這個過程當中,留學生是用自己的銀行卡為別人做事情,也就是說是借給別人使用了,這個本身也是違反了(韓國的)電子金融交易法。
金顧問介紹,韓國執法部門遇到這種情況,重要的判斷依據是當事人是否有參與電信詐騙的故意性。如果留學生被執法機關認定在進行相關行為時已經意識到有可能在進行違法活動的話,就很難擺脫法律責任。
韓國某律師事務所顧問 金毅:要是證明我也是被欺騙的話,一般都是以沒有嫌疑來結束的,但是他(留學生)可能意識到了這是犯罪。比如說我做這個工作的時候,對方給我的錢是明顯高于市場的最低時薪標準的話,有可能執法部門會認為你是提前知道這個事情的違法性,相比自己的付出收到的錢比較多的話,完全可以懷疑這個東西是違法的。
除了在尋找兼職工作的時候被騙參與不法分子轉移贓款,很多留學生還會遭到各種名義的詐騙損失錢財。最常見的就是接到偽裝成使館工作人員或國內執法機關工作人員的電話,要求進行轉賬匯款。駐韓使館負責人介紹,遇到情況一定要同使館等機構溝通,不要盲目相信。
中國駐韓國大使館領僑處副主任 于磊:套路千萬條,防騙第一條,那就是不要輕易給陌生人轉賬。使館、公安機關、海關等單位一般情況不會通過電話、微信、QQ這樣的方式告知當事人涉案信息,更不會談論銀行賬戶、轉賬這些事宜。第二點,提醒留學生在找兼職工作的時候要小心謹慎,不要收對方大量的錢款,也不要替別人取錢,要及時關注使館網站和微信公眾號發布的領事提醒信息,遇到什么事多跟家人商量。如果不幸上當受騙的話,要及時向韓國警方報案并提供證據材料。(記者 唐鑫)
作者:baidianfeng365本文地址:http://www.ecd-licence.com/bdf/65105.html發布于 昨天
文章轉載或復制請以超鏈接形式并注明出處白癜風知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