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痛風的中藥有哪些(痛風根治偏方大全)
治療痛風的中藥主要有車前草、土茯苓、黃柏、秦艽、威靈仙等,也可遵醫囑使用痛風定膠囊、痛風舒片、四妙丸、當歸拈痛丸、痛風顆粒等中成藥。建議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辨證用藥。
一、車前草
車前草具有利尿通淋的功效,有助于促進尿酸排泄。其性寒味甘,歸肝、腎、膀胱經,適用于濕熱下注型痛風,常表現為關節紅腫熱痛、小便短赤等癥狀。現代研究表明車前草含桃葉珊瑚苷等成分,可抑制黃嘌呤氧化酶活性。使用時可將鮮品搗汁或煎湯內服,脾胃虛寒者慎用。
二、土茯苓
土茯苓能解毒除濕、通利關節,對濕熱蘊結型痛風效果顯著。該藥歸肝、胃經,主治關節腫痛、屈伸不利,常與萆薢配伍使用。其所含落新婦苷等成分可調節嘌呤代謝,但長期服用可能引起消化道不適,肝腎功不全者需減量。
三、黃柏
黃柏清熱燥濕的功效突出,適用于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發作期。其苦寒之性可瀉火解毒,常與蒼術組成二妙散基礎方。臨床可見關節灼痛、皮膚發亮等癥狀時使用,所含小檗堿能抑制炎癥因子釋放,但虛寒證患者禁用。
四、秦艽
秦艽有祛風濕、清虛熱的作用,對風濕熱痹型痛風適宜。該藥歸胃、肝、膽經,能緩解關節游走性疼痛伴低熱癥狀,常配伍防風、獨活。其活性成分龍膽苦苷具有抗炎鎮痛作用,但過量可能引起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
五、威靈仙
威靈仙擅治關節拘攣疼痛,對痰瘀阻絡型痛風有效。其辛溫之性可通絡止痛,適用于病程較長、關節畸形的患者,常與當歸、紅花同用。所含白頭翁素能改善微循環,但孕婦及出血傾向者忌服。
六、中成藥
1.痛風定膠囊
含黃柏、秦艽等成分,用于濕熱瘀阻型痛風,能緩解關節紅腫灼痛。服藥期間需監測肝腎功能,避免與其他降尿酸藥聯用。
2.痛風舒片
由大黃、車前子等組成,主治濕熱型痛風急性發作??赡艹霈F輕度腹瀉,體虛者應飯后服用。
3.四妙丸
經典方劑含蒼術、黃柏等,針對下肢關節腫痛效果顯著。脾胃虛弱者需配伍健脾藥物使用。
4.當歸拈痛丸
適用于氣血兩虛兼濕熱型痛風,含羌活、人參等成分。感冒發熱期間應暫停服用。
5.痛風顆粒
含土茯苓、萆薢等,用于慢性痛風調理。需控制高嘌呤飲食攝入以增強療效。
作者:baidianfeng365本文地址:http://www.ecd-licence.com/bdf/65091.html發布于 今天
文章轉載或復制請以超鏈接形式并注明出處白癜風知識網